您的当前位置:新闻中心  >  员工风采

书到用时恨背少

发布日期:2008-12-23

 

“书到用时方恨少,事非经过不知难。”这是大诗人陆游的诗句,当然这话是谁所说,语出何典,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之所以流传千古,是因为它真真切切的道出了我们在做事时捉襟见肘的窘态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?宋代的朱熹在《观书有感》中给了我们答案,他在诗中说“问渠哪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诗中的源头活水就是指书籍,广泛的阅读书籍,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,开始注意积累,注意读书了。但是我想单单的多读书是不够的,还要能够深刻的记忆,要去背诵,我更为欣赏书到用时恨背少这句话,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是读书了,但是没有记忆下来,过后就忘,那读书的作用似乎就大打折扣了。

谈到背书,大家也许会马上想到这样的场景:点着蚊香的私塾里有一个闭着眼,摇头晃脑背书的老先生,还有一群同样坐在椅子上左右摇晃背书的学童。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形象,大家多半是当做笑料罢了,可是认真的想一想这样的教学方式真的一无是处吗?恐怕未必尽然吧。背书这种教育方式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,不能说是没有道理的,远的不说就说我们所熟知的鲁迅、朱自清等著名的文学家应该都是背书长大的吧。相信很多人都学过鲁迅的名文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,书的那个“我”我们完全可以当做是鲁迅的影子,他不也是在三味书屋里背书的吗?当然这不是说背书就一定有好处,如果一味的背书而不消化吸收就成了读死书、死读书了,这除了增长了记忆的能力,恐怕是看不出还有什么好处的。

为什么一定要非背诵不可呢,因为我们记忆不深刻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的。大家应该会有这样的发现,很多时候我们会随口说出我们儿时背过的儿歌,但是前一天晚上看完过的文章或许一点都记不得了。我不是生理学家没办法从科学的角度去解读,但是我相信这个和我们曾经背诵过那些儿歌应该是有很大关系的。

很多人会说现在给小孩子背书,他又不会懂,有什么用呢。也许暂时会觉得背书没什么用处,但是读书本来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。我们会用出口成章、妙笔生花来形容某个才子,但是他们之所以会达到这个境界,我想也不是背了一两篇文章就能达到的。都是经过大量的记忆才能有所成就的。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孔子说的“生而知之者”存在,他们有超强的学习和理解能力,但是绝大多数的人们是平凡的,需要不段的学习,不断的记忆来给自己充电,来完善自己的。

很多人会引用陶渊明的话说“好读书,不求甚解”,我想说这话的人首先就误会了陶渊明先生的意思了,陶渊明的意思是说读书要领会文章大意,不刻意在字句上下功夫。绝不是说陶先生是反对背书的,晋代的事情我们无从知晓,但是试想一下在一个崇尚背诵的时代,在陶渊明儿时还没有能力辨别书本好坏的时候,他又怎能脱离背书的学习方式呢。再试想一下若不是他心中有丘壑,又怎么会写出那些蕴含深刻生活哲理的田园诗呢。这应该和他幼时背诵的书籍不无关系吧

这里说背书好,但并不是说要所有的东西都背下来,如果不分选择的背诵还不如不背诵,什么是好文章,大家自有评判的标准。有句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,宁缺毋滥。我们要有选择的背诵一些东西,试想一下如果哪一天我们去旅游的话面对山川美景却只能望山兴叹,除了发出“啊……”的声音再无它语,是不是会与有那么一点意兴索然的味道呢,如果这时我们能吟上几句诗句,那会是多么的快意啊。

远的道理且不说了,就拿我们所从事的财税工作来说吧,很多重要的条文背下来和不背下来是有很大的区别的,记得实习的时候师傅教诲我说“法规一定要记清楚,最忌讳模棱两可”这一点相信大家一定同样有深刻体会吧,一字之差,往往会使我们对条文的理解发生重大的偏差。

背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不可能一撮而就。我们会在电视、小说里看到某些人能够过目成诵,比如《三国演义》里那位献图的张松,我相信会有这样的人存在的,但是冰冻三尺,从来都不是一日之寒所能造就的。我们开始的时候不防背诵短小的文章,比如绝句,慢慢的在给自己加量,比如背诵叙事诗,这样一步一步的走下去,只要不断的积累,相信我们会有让自己自豪的成绩。

有很多时候我们会慨叹年纪大了,记忆力下降了,但是想想古人尚有秉烛夜游之说,我们在亮如白昼的日光灯下还有什么可说的呢。

     发布时间:2008-12-23        投稿部门:培训部

法律申明 | 隐私条款 |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08-2013 江苏苏税迅通集团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3862号  技术支持:EPSO
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288号新世纪广场A幢8楼 电话:025-84650670